解放后,为了响应备战工作的需求,一些新的部队番号相继成立,例如福州军区下属的29军。在过去的战争时期,29军是一个存在过的部队,其前身可以追溯至华东野战军的第11纵队,曾在多次战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进入1950年,29军的军部被更改为铁路公安司令部,随之29军的番号也被撤销。直至1969年,29军的番号才在福建军区重新成立。这个新组建的29军在其成立之前,实际上是由闽北指挥部演变而来的。该指挥部是在1962年6月,为应对当时边界紧张局势而设立的正军级单位,负责边防和海岸线的防御作战任务,情形可谓十分紧迫。
这支队伍的建立并非简单,而是由来自广州军区、福州军区、济南军区以及福州炮兵等8个军级单位拼凑而成,可以说是一个“拼凑式”的部队。自成立以来,29军经历了五任军长的更换,第一个出任军长的是蒋学道,后来则有王建行、田世兴、杨青,以及最后的曾照喜。其中,田世兴担任军长的时间最长,前后持续了七年,从1973年一直到1980年才调离。
展开剩余53%在田世兴担任军长期间,他有六位副军长协助他处理日常事务,他们分别是青雄虎、高绪德、王学雨、王成斌、周定生和陈日明等。从1969年29军成立之初,这支军队便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,军长大多是由其他单位空降而来的。例如,王建行最初是军区司令部的副参谋长,田世兴则是由福建省军区的副司令崭露头角,杨青也是调任的副司令。而最后一任军长曾照喜,在历任军长中,唯一是从军参谋长和副军长逐步提拔而来的。
29军下辖四个师,其中包括三个步兵师和一个炮兵师,总兵力超过三万人。上级为该军配置如此众多的副军长,究竟是因为战备任务繁重吗?实际上,主要原因在于那段特殊的十年间,军队停止了干部的复员和转业,导致干部数量超编。既然如此,则不得不通过增加副职人数来解决未能安排的职务问题。这种情况不仅在野战军盛行,在大军区、省军区和军分区亦属普遍现象,尤其在七十年代表现尤为突出。
不仅如此,在曾照喜担任军参谋长期间,副参谋长的数量也曾达到5位。部队领导班子成员越多,真的就越好吗?并非如此,这只是那个特殊时期的短暂景象。事实上,领导干部数量的增加反而可能导致工作上的矛盾与隔阂倍增,统一意见的难度加大,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。
到了1985年,面对全军的裁减,29军的番号最终被撤销。那时,在福建的前线有两支主要的守备部队,即29军和31军。军长曾照喜起初对此感到不敢置信,作为前线部队怎么可能会被撤销,沿海防御的责任又由谁来承担?最终,29军与31军合并,重新组建为31集团军,这也为29军15年的历史划上了一个句号。
发布于:天津市